[#Fintech台灣]
台灣邁向無現金社會 金管會是關鍵
政策法規綁手綁腳 金融科技發展受限
如果你常去飲料店或超商買飲料,店家常會給你點數貼紙,蓋滿十格就可再換一杯飲料,但通常這張集點券蓋到第三或四個章就丟掉了。螞蟻金服台灣區負責人辜瑞祥指出:「如果用手機代替支付,進入無現金時代,就沒有這個問題,因為手機支付系統會幫你整合並解決各種卡券點數問題。」
如何進入無現金社會是目前金融科技非常熱門的話題,台灣支付方式進入戰國時代,逐步邁向無現金社會。《財訊》雙週刊為此舉辦金融科技論壇,由社長謝金河主持,邀請螞蟻金服辜瑞祥、源鉑資金創辦人胡一天、基富通證券總經理林政村、帳聯網科技公司AMIS執行長劉世偉,金管會資訊服務處處長蔡福隆及政大金融科技中心主任王儷玲等人探討台灣未來的金融科技發展。
不只是支付替代
還要提供加值服務
辜瑞祥指出,其實無現金時代,不只是將交易付款紙鈔轉到手機支付替代而已,而是要給消費者各種加值服務。例如,消費者外出旅遊時,支付工具的附加功能,要能告訴消費者哪裡好吃、好玩、好買,這樣才可以黏住消費者。要做到這個地步,則必須投入大數據運算等研發,如果只是用手機取代消費者付鈔票的動作,消費者不一定會埋單。
從中國發展無現金的進程來看,無現金支付可以達到共享、降低營運成本、創新應用等三個好處。辜瑞祥觀察發現,台灣用了太多人力做原本可以整合的事;例如,超商員工現在要會泡咖啡、收貨補貨,結帳時又要辨別對方支付是用感應式、條碼或信用卡,其實這些是可以進行整合的。
以螞蟻金服為例,螞蟻金服將支付寶定位為一款「Supper App」,除了可以付款外,還能提供用戶與商戶便利生活、資金往來、財富管理的協助。例如,陸客使用支付寶到台北旅遊,打開支付寶就能立刻搜尋所在地點附近有哪些店家,或是陸客曾經到訪消費過的店家資訊,還能同時給予用餐評分。
鬆綁管制加快發展
別讓業者燒錢過日子
不過,辜瑞祥氣餒地表示,支付寶目前在台灣只能服務陸客,連台商回台也只能用銀聯卡消費,而不能用支付寶付款。辜瑞祥說,台灣已陸續開放Apple pay、Line pay、Samsung pay等美、日、韓行動支付來台,卻不准支付寶登台,「我實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曾擔任金管會主委的政大金融科技中心主任王儷玲指出,包括人工智慧、機器人理財、區塊鏈等金融科技領域,台灣金融業其實都非常積極,也很願意投資及培育人才,如果金管會的政策能採取領導方式協助業者,金融科技在台灣發展的速度將會更快。
http://www.wealth.com.tw/article_in.aspx?nid=11620